以优质促优价,自现在观未来:二次供水与大湾区水价报告双发布
来源:中国水网
● 还在为二供问题头疼嘛?来看看《二次供水专题研究报告(2022年版)》吧!● 二供报告pro版来袭!你想要的全都有!● 1.4版《供水服务评级指标体系》发布!
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水价专题报告》具有一定的区域化特性,普适性相对差一些,所以在论坛上,陈娅首先主要介绍了《二次供水专题研究报告(2022年版)》,并在最后对《粤港澳大湾区水价专题报告》进行了简单介绍。
E20供水研究中心在2019年时曾发布过《二次供水模式研究及价费分析报告》,本次的《二次供水专题研究报告(2022年版)》是在上一版基础上进行的全新升级,具体升级内容见下图标黄部分。
简单来讲,这次报告的研究内容更广、更深了,如:加入了各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进展,二次供水市场分析以及设备商的业务变化情况,地方二次供水政策的梳理与总结,各地具体案例解析等内容。这次的报告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可借鉴性。
陈娅认为二次供水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最开始,以房地产开发商建设为主,交付给业主后,业主倾向于将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工作委托给物业管理单位;后来随着各地二次供水矛盾日益突出,政府逐渐倾向于逐步让供水企业接管;随着四部委文件的正式印发,进一步推动了各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统一接管工作,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供水安全保障;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迈进,以及供水企业服务范围的延伸,有些地方在“最后一公里”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也有所提高,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例如福州的标准化二次供水泵房,以及一些地方直饮水工作的推进等。
接下来陈娅介绍了目前常见二次供水的模式,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可主要分为改造模式、运管模式、价费模式,详见下图。
陈娅介绍,在报告编写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调研工作,从各个供水企业反馈的信息中可以发现,二次供水工作主要涉及到新建、改造和后期运维管理三个部分。大家目前来说比较头疼的问题集中在改造环节,因为各地二次供水背景相对比较复杂,需考虑的因素多,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没有很完善,所以推进起来比较困难。
2015年时四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提到希望用5年时间能把老旧的二供设施改造完成。现在7年过去了,各地的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到底进展如何了?E20供水研究中心对36个重点城市的二次供水改造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统计,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进展情况与预想存在差距,其中比较大的问题反映在相关改造资金并没有得到很妥善的解决。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无论是政策上的支持还是资金上的支持对各地二次供水改造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些年来二次供水设备供应商的业务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现在各地每年的新建住宅面积增速正在放缓,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所以二次供水新建市场的扩张是受限的。现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短时间内会有一个相对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随着各地二次供水改造工作的逐步收尾,存量市场的增速也会放缓。因此,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想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不能只局限于二次供水这个单一环节上。
还有一个因素导致了供应商业务的变化。供水企业逐渐成为了二次供水环节的主要管理者,基于企业的定位以及行业的专业度,供水企业对于二次供水环节品质的要求与以前的房地产商、物业管理单位肯定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供水企业不仅仅只管二次供水这一个关节,是负责整个城市供水系统的,客户构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业务布局发生转变。
总的来说,二次供水设备提供商从最开始的只提供二次供水设备,变成了二次供水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从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供货安装、调试运行以及管理与维护的一站式服务。随着供应商与供水企业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其业务也逐渐延伸至水厂、管网等上游环节,如一体化水厂、智能投加、管网漏损控制、加压泵站等。甚至还开拓了排水、污水这两个环节的部分业务。
整体定位趋势是从二次供水设备的提供商转变为二次供水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向着供水全链条解决方案提供商乃至水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二次供水行业痛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政策规定、前期规划与建设、设施改造、后期管理与维护、设备与技术。在论坛上,陈娅着重对设施改造过程中二次供水改造费用落实难度大和改造计划可行性差,以及后期管理与维护过程中服务水平难统一的问题进行分享。
首先是在设施改造方面,其中比较头疼的是资金问题。现在确实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很大,所以去争取政府的支持难度比较大,但如果只靠供水企业投资来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则会非常艰辛。因此就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并取得用户的理解与支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对一些重点的小区先行进行改造,作为改造样板,也更具有说服力。也可以选择先对重点的环节进行改造,比如说很容易产出水质问题的水箱。还有一些地区,比如福州,先对9层以下的住宅进行改造,然后再对9层以上的高层住宅进行改造,在能力范围内,先尽可能地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
有些地区由于行动方案不明晰,各方权责界定不清等问题,导致改造工作无法顺利推进。有的地方只出台了二次供水相关的管理办法,只制定了原则性的要求,内容过于宽泛,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缺乏具体指导意义,需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且把权责划分清楚。有的地区会成立二次供水专题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担任成员,相关的权责也都划分清楚,并对外公开。
在后期管理与维护方面,由于二次供水设施数量较多,分布较分散,所以难以保持整体运维水平的统一性。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解决:对于体量小的城市,供水企业可以基本完全自己承担运维和管理工作,只需把内部章程制定清楚;对于体量较大的城市,供水企业难以投入大量的人力负责全市的二次供水运维与管理工作,只能采取部分服务外包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将核心的工作内容掌握在自己手上,把部分非核心内容进行外包,并制定相关准入门槛、考核标准等来规范第三方行为。同时,应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监控。
接下来,陈娅对《粤港澳大湾区水价专题报告》进行了发布。E20供水研究中心在2020年曾发布过《2019年全国75个城市(地区)水价专题报告》,因近两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进行调价的城市并不多,报告内容的变化不大,所以暂时未进行更新与升级。
E20供水研究中心尝试从区域化水价特征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希望能给供水同行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
E20供水研究中心的第一本区域水价专题报告之所以选择大湾区,是因为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勇于创新,是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区域,为供水价格机制改革工作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多可能。再加上,大湾区本身用水量上涨与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矛盾突出,供水价格体系亟待理顺。
陈娅选取了大湾区广东省9个城市的部分水价信息进行分享:大湾区广东省9个城市的居民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基本水价的平均数分为1.80元/立方米、2.69元/立方米、4.63元/立方米。非居民基本水价平均值为2.53元/立方米,特种行业基本水价平均值为7.18元/立方米。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是树立水价长期规划意识。很多地区未来在供水方面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如引调水工程、管网更新改造、水厂工艺升级等,会使得成本上涨较快。可对未来五年、十年的供水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预估未来价格水平变化趋势,以提前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具体供水投入安排。
二是建立长效水价动态调整机制。首先,需明确水价调整启动的条件,如明确固定的调价周期或关键参考因素。建议由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联合开展水价调整调研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启动水价调整工作,制定水价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丰富水价联动调整关联因素。供水价格调整只注重弥补历史成本,可以缓解因过往因素导致的水价倒挂,但是却无法有效支撑未来发展,再加上水价调整工作流程繁琐,耗时较长,不利于城市供水的稳定安全保障。除常见的水资源外,可考虑一些对供水成本影响较大且便于统计的刚性成本实行价格联动,如原水费、电费、税费、原水费等。
四是完善以节水为目标的水价机制。在居民阶梯水价机制方面,可尝试合理拉大各阶梯价格比或增加阶梯数;在非居民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方面,尚未建立或落实相关制度的城市需加快建立,已建立的城市可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另外,还可尝试探索实施差别水价、季节水价的实施方法与路径。
五是建立水价补偿与激励机制。《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提到“由于价格调整不到位导致供水企业难以达到准许收入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相应补偿”以及“鼓励各地激励供水企业提升供水服务质量”,为建立水价补偿与激励机制提供了政策支撑。
在建立水价补偿机制方面,地方政府应对补偿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在形成供水服务激励机制方面,目前供水行业缺乏一套服务标准,可采纳行业中较为成熟的、认可度较高的供水服务评定标准作为激励等级的划分依据并将其常态化,以及时且全面了解自身长板以及待优化空间,促进地方供水服务高品质发展。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刘彤、刘蓁
统筹 | 李晓佳